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推进我校“大思政课”建设,3月31日上午,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王芳工作室)承办的“加强有组织科研提升研究阐释能力——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等8所高校和《青年学报》、《上海宣传通讯》等期刊编辑部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的研讨交流。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到会致辞。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王芳工作室全体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主持。
会议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陶思亮发表致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介绍了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情况,最后向专家们表达了多为我校思政课和学科建设传经送宝的热切期盼。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意义。他回顾了近十年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项目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效,并对名师工作室的后续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第二,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注重研究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第三,发挥更大的示范效应,发挥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搭建全市乃至全国的交流平台。
主题研讨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的主题研讨由《青年学报》主编朱国栋主持。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来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新宁教授、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游昀之教授分别作交流研讨。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从平台要素聚合的视角,围绕四维一体、三方协同、三端互通、三层贯通等方面探讨了工作室建设的内涵,分享了工作室建设的实践探索经验。名师工作室首先作为平台,就要齐聚平台的要素,不仅仅要立足教学,更应该着眼于探索思政课教学的联动机制,以有效解决思政课的难点、痛点、堵点。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来教授指出,思政课教学方法要在互联网时代保持与时俱进,要打破单个教师、单个课堂、单一评价的壁垒,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董玉来院长从用好微博、易班等网络平台、构建教学反馈互动机制等方面展示了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学相长、教学相知、教学相比等教学互动的核心要素,并对未来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作了展望。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新宁教授指出,有组织的科研,核心就是要实现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要将名师工作室建成课程建设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要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加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若干重大学术命题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建设和大众化传播,实现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进而向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转化。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游昀之教授从科研力量的联合、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大思政课”的结合以及和学生培养的契合等四“合”维度探讨了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指出应以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和促进学生成长为导向,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真正实现以有组织的科研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主题研讨下半场
研讨会下半场由《宣传通讯》执行主编吕东卉主持。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国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勇教授、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前锋教授分别作主题研讨。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分享了华东政法大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工作理念,并从市级和校级的平台支撑、以赛促教的名师养成计划、依托外部资源多方联动、强化对课程思政的辐射引领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经验。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国民教授紧紧围绕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对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核心内容,并从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青年团队培养、青年学生培养三个方面分享了华东理工大学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经验。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勇教授提出,田野能力和文本能力是思政课教师的两大基本功,同时,教学是有灵性的,个性化的教学才能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赵勇教授围绕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学术沙龙与论坛、新教师培训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名师工作室打造教师合作共同体的初衷以及对教学能力反思和人才培养的思考。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前锋教授介绍了高职高专院校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经验。一是,思政课改革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才能将教学科研项目做强做大。二是,以环境育人的理念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通过校内及全市高职高专院校联通协同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团队共建、发展共促,取得显著成效。
本次专题研讨会气氛热烈,交流深入,达到了预期效果。总结环节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婷婷副教授主持。王芳教授作最后总结发言。本次研讨会齐聚了沪上众多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参与交流,与会专家们就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并反哺教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贡献了诸多建设构想和思想火花,形成了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集群效应,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思政课建设质量提升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
根据《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2年度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行动”评选结果的通知》(沪教委德〔2023〕4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最终遴选出25个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主持的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位列其中。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努力建设好这一市级平台,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切实提升思政课质量,用丰硕的成果谱写不忘初心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