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马青听:经典诵读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3-07-04浏览次数:10

 

 

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十个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和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等十二部门印发的《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举办了“今天如何读经典——经典诵读师生交流会”。此次交流会旨在立足于改革创新课堂教学主渠道,探索经典诵读的教学实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结合,通过党的创新理论塑造学生的思想精神。

c982950ef5bce97b430e0047d810045

经典诵读教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特色项目。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协作诵读方式,吸引学生深入学习经典,亲近伟人的深邃思想和崇高志向,启迪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

经典诵读活动紧密围绕现实问题展开,结合学校特点和中医药文化特色。旨在通过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的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和时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此主题下,教师推荐了三大类经典作品书目,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习近平用典》以及中医药经典。学生自行组合选择经典内容,与建构的理论关系进行诵读,并通过微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经过初赛筛选和决赛评委评审,共评选出7个特等奖和10个一等奖。

e53ee54b5ec66da25d51d7064633e70


在颁奖典礼上,师生就“今天我们如何读经典”、“经典如何与现实相结合”等话题展开讨论,碰撞出新的思想启迪。

成彦希同学:我们小组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医经典相结合,品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与《伤寒论》,我们发现其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不谋而合。通过此次视频制作的学习,我们终于懂得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背后的蕴意,也懂得了团队通力合作攻克难题的重要意义。在以后的读经典活动中,我们要汲取马恩经典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分析和解读中医药经典,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

孙晓晨同学:我在初高中的时候也模糊想过个人志向与多数人的幸福的关系。这次活动中,当阅读到马克思在青年职业选择上所写的文章时,我有很大的感触,通过阅读经典,我与大师的智慧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接触。在视频制作中,我们小组不断地坚持,磨练了我们的心性。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点,我们要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努力成为优秀的中医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林文辉同学:我们小组认为对中医药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能从中医药经典中汲取营养。诵读活动就是我们走出的第一步,我们读经典、悟原理,从原理出发去研究中医药,再引入时代的话题。从环境保护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的话题。我们发现,人需要与天地共存,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共存,草木山川、动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我们选取了正式的服装去拍视频,第一次深层次地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经典及中医药文化的相通性。整个活动让我们小组凝聚在了一起,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都得到了提升。

钱疏影老师:在这次比赛中,同学们给了我很多惊喜。要在浩瀚的书籍中选取三类书目进行研读,并聚焦到某一个主题,形成鲜明的观点,是一个学习深加工的过程。完成一个高质量的微视频,对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是一次锻炼。通过他们热情的话语和自我探索,我感受到了青年一代蓬勃的力量与潜力。

顾云湘老师: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源头。在经典中闪耀着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是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洞察未来的阶梯,是我们认识清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营养剂。经典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读马恩经典、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红色文化经典、西方文化经典等等,在经典诵读中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学院经典诵读活动,时刻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技术支持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在教学改革创新中构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场域,在与中医药文化结合中不断加强思政课亲和力、吸引力与感染力,并持续打造高质量思政课堂,实现培根筑魂、启智润心。

此次活动中,医学伦理学任课教师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到课程中融入传统医德思想内容的必要性及在当代医学道德中的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学习,提升自身人文修养,培育医学生职业精神,服务于健康中国。                                                

 

 撰稿  钱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