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体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博士公共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组织开展以“以实践为牵引”的研究生“大思政课”的教学改革。课程组织博士生志愿实践服务团,聚焦“实践”与“服务”,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通道,通过组织学生扎根基层的实践调研以及面向基层单位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让博士生将所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更加深刻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与应用,培养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关照社会现实和时代发展。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本次活动于2024年11—12月陆续展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对本次活动进行持续纪实报道。
01【大都市里“零距离”感受乡村振兴】
11月7日下午,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习语中医药”主题教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启动仪式。此次活动为博士生思政治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专项实践——“杏马先锋”博士志愿实践服务活动的启动仪式,同时,作为开幕活动,学院邀请了浙江宁海乡村振兴经验创客宣讲团队来为同学们现场授课。活动由课程实践负责老师王敬主持,马院教师代表及研究生实践服务团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婷婷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宁海县委宣传部领导和创客先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阐述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她强调,将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以实践为牵引的大思政课程改革,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国情、关注时代发展,关照社会现实,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后,中共宁海县委宣传部储玲琴科长上台发言。她充分肯定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同时也表示宁海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蓬勃发展的产业以及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宁海县也一直致力于探索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新模式,通过联合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推动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此次活动正是这一合作理念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启动仪式后,浙江省宁海县委宣传部精心推荐的6位杰出创新创业代表用他们亲身经历的精彩故事,为在场的博士生同学带来了一场鲜活而生动的创业实践课。
浙江宁波力洋酒业有限公司电商部经理王一歌以《找到自己的那个“一”》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如何利用电商平台推广家乡农产品、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
何旭泓以其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和对家乡发展的责任感,以《做一只勇往直前的返乡鸟》为主题,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开发长寿糕等特色农产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故事。她不仅分享了长寿糕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还展示了如何通过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承让乡村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廖忠芳作了《我和我的“南溪嫂”们》的主题分享,讲述她带领村里的“南溪嫂”共同实现了三个目标:搞垃圾分类、打造美丽庭院和家门口当老板娘。
宁波市瑾上鲜农品牌发展有限公司主理人张瑾瑾则带来了《白猫警长的创业故事》的主题分享。她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展示了互联网技术如何打破地域限制、赋能乡村振兴。
黄阿笑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讲述了《残垣到福园》——从废弃之地到研学热土的华丽转身的故事。她通过改造废弃场地、打造研学基地等举措,成功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尤婷婷以《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分享了她从一个多才多艺的幼儿园老师到常驻下渔村的乡建艺术家,通过挖掘和传承渔村文化来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的精彩故事。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创客先锋们针对学生们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给予了耐心而详细的解答。宁海县强蛟镇党委委员徐铭怿通过分享自己参与定汪村改造的鲜活案例,鼓励学生们要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储玲琴强调,要让乡村振兴起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升和凝聚起老百姓的内生动力,方式是微改造、精提升。
活动最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敬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认为,宁海县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六位创客先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期待学院未来能与宁海县持续深化合作,一方面学院为宁海县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宁海县为我院师生提供实践平台和研究素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此次宁海创客先锋走进上海中医药大学思政课的活动不仅是一次上好生动“大思政课”的创新尝试,为师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更为推动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